基层医疗机构综合能力的提升对构建新型医疗体系、网格化布局医疗资源、推动县域医院诊疗水平的提高、缩小贫富地域差异、实现分级诊疗目标、满足基层患者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6月8~9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检验医学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检验专委会)临床微生物学组指导、珠海迪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检验医学资源网协办的第一期基层微生物检验技能培训直播顺利召开。培训直播吸引了近6万名专业人员关注,两场培训吸引上万终端用户即时观看。本次培训为系列微生物培训直播的首场,未来还将陆续推出第二期、第三期及第四期的培训。围绕常见感染性疾病的诊疗路径、综合检验技术的基层应用以及细菌耐药性分析和药敏报告进行培训。通过微生物检验技能的系统化培训,以实现中心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的初衷——提高基层微生物检验能力,助力医改、助力分级诊疗以及健康中国的建设。本次培训在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网(https://www.ncme.org.cn/)进行线上直播和回放学习。
培训针对县域医院微生物人才短缺、专业设置困难,专业技能不足等问题设计。培训会由检验专委会临床微生物学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检验科鲁辛辛教授主持。检验专委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检验科王清涛主任致辞。鲁辛辛教授首先介绍了培训会的内容、目的和意义。课程内容包括实验室基础建设、涂片阅片、接种培养技能鉴定、药敏试验以及结果报告等多个主题,涉及微生物检验全流程。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再结合一线的调研结果,将微生物检验方法与感染性疾病诊断密切结合,采用同质化培训的方式,力争让基层检验人员掌握常规微生物检验技术,拓展视野,开展新业务,培养具有病原学诊断意识的基层微生物专业人才。每位讲者授课1小时,答疑半小时。9日培训结束后,统一发布培训课程试题,帮助大家掌握和巩固微生物检验技能。
王清涛教授在致辞中强调本系列培训内容非常实用,从实验室建设到“三基三严”基础技能入手,可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微生物实验室不断提高微生物检验能力。本次培训得到了基层检验人员的高度关注,这说明本次培训内容非常实用、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同时也显示了检验同道对临床微生物的热爱,相信培训一定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最后感谢各位授课老师、主持人以及同道的支持。
第一期基层微生物检验技能培训直播分别由检验专委会主任委员王清涛教授,检验专委会临床微生物学组组长鲁辛辛教授,陆军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府伟灵教授,青海省人民医院阿祥仁教授,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戴二黑教授,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胡继红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逸夫医院谢鑫友教授主持并进行精彩点评。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邹明祥教授、北京医院陈东科教授、江西省人民医院陈会教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和平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陈峰教授分别进行了精彩授课。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检验科邹明祥教授,授课题目为“微生物实验室基础建设”。课程分析了基层微生物实验室现状,面对不断增长的临床需求和微生物实验室能力相对不足的矛盾,邹教授从微生物实验室环境和设备、人员资质、检验技术、质量和服务、生物安全五方面详细阐述了微生物实验室能力需求及发展方向。
病原菌形态学检验对于感染性疾病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是微生物检验人员不可或缺的专业技能。北京医院检验科的陈东科教授进行了“涂片和镜检技能”专题培训,他结合大量图片,从涂片的制作、染色方法、质控措施、结果解读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地讲解。
江西省人民医院检验科陈会教授进行“培养接种技术”专题培训。他结合大量临床实例,分享了不同症状及标本的接种及培养方法,对实验各个步骤细节、关键点,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检验流程做了详细的介绍,对于规范基层医院实验流程,提升检出率有重要意义。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徐和平教授,针对“鉴定和药敏实验技术”进行专题培训,他详细介绍实验室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实验的不同方法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局限性。
最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检验科陈锋教授进行了“药敏结果解读”专题培训,他强调微生物检验报告的宗旨是为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为了能够很好的支持临床抗感染治疗,并列举大量实例介绍如何提升微生物检验报告价值,在保证报告准确的前提下提升时效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应广大医务人员的要求,此期培训内容将继续在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网(https://www.ncme.org.cn/)和检验医学资源网(http://www.lmr.cn/cms/)上回放,同时配套测试题,免费供大家学习使用。
第一期“基层微生物检验技能培训”直播回放入口: